聚焦惠民保发展,共探改革新路径
为深入推进“浙里惠民保”发展,探索医疗保障集成创新改革新路径,近日,浙江省医疗保障研究会在绍兴举办“浙里惠民保”集成创新改革研讨会。会议汇聚了各地市医保局、医疗机构、商保公司、专家学者等多方代表,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增值服务,提高群众的医疗保障获得感。

“浙里惠民保”运行情况分析与发展建议
会上,浙江省医疗保障研究会副会长王平洋对“浙里惠民保”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。他指出,“浙里惠民保”自实施以来,参保人数稳步增长,赔付支出逐年增加,有效减轻了参保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。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,例如保障水平有待提高、产品设计需进一步优化等。王平洋副会长针对这些问题,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,为“浙里惠民保”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专家观点:惠民保可持续发展、运营实践及增值服务
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阎建军就“惠民保”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进行了深入讲解。他认为,“惠民保”要实现可持续发展,必须坚持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风险可控的原则,同时要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,不断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、教授许闲分享了上海“沪惠保”的运营实践与建议。他指出,“沪惠保”的成功经验在于政府的大力支持、保险公司的积极参与以及科技的赋能。山东省淄博市医保中心副主任仇法新分享了“淄博齐惠保”的增值服务实践。他介绍,“淄博齐惠保”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,还积极探索增值服务,例如提供健康咨询、慢病管理等服务,有效提升了参保群众的健康管理水平。
研讨交流:惠民保制度建设、问题挑战与未来方向
会议还围绕如何结合门诊共济改革,在制度建设方面作探索,设计多档可选、多缴多赔的产品,促进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。各地市医保局、省金融监管部门、医疗机构、保险公司、浙大学者等代表积极参与讨论,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目前惠民保工作遇到的问题及挑战,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、如何加强风险管控、如何提升服务质量等,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,为“浙里惠民保”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。
总结:对浙江省惠民保发展提出的四点具体要求
浙江省医疗保障研究会会长杨烨作会议总结时提出四点具体要求:一是要明确惠民保的定位,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;二是要引入商业保险的运营理念,加强精算和费率机制研究;三是要及时优化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,确保惠民保平稳运行;四是要加强政策支持,鼓励和引导惠民保发展。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,为“浙里惠民保”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,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惠民保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。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“浙里惠民保”必将不断完善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、便捷、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。